垄遗址,距今约 78 万 -13 万年,位于三明永安市贡川镇观成村。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揭露出一个人类活动面。
之后夏先衍就看着这个灵源在不断跳跃之中成长。
三明万寿岩遗址,距今约 20 万 -3 万年,位于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山上分布着灵峰洞、龙井洞、船帆洞三个天洞和四个面积几十平方米的小洞。对该遗址灵峰洞、船帆洞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四个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迹。
漳平奇和洞遗址,距今约 -8400年,位于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址。漳平奇和洞遗址具有多个文化层位,该处遗址见证了打制技术向磨制技术的发展,早期陶器的发明,海峡两岸的远古人群迁徙和文化交流。
闽省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具备浓厚的海洋特色,早期以马祖岛岛尾遗址和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西营遗址为代表。从出土的遗物可以发现,距今约 8300-5500年的东南沿海居民基本以海为生,航海术较发达,稻作农业只是补充。
亮岛岛尾遗址群,距今约 8300-7300年,“亮岛人”的母系血源与华夏宝岛、菲律宾等地的南岛语族最为接近,这证明了华夏大陆东南沿海一带是近1万年以来“原南岛语族”的祖居地。
闽侯大坪顶遗址,距今约7500-7300年,位于闽江支流安仁溪上游的洋里溪河谷小盆地西侧山上。
平潭西营遗址,距今约 7400-6500年,位于闽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镇西营村东北部。
祠堂后山遗址,距今约 7000-6500年,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北厝镇北厝村林氏宗祠后山。
平潭青丘头遗址,距今约 6500-5500年,壳丘头文化的经济形态已经基本上以海洋捕捞为主,具有鲜明的史前海洋文化特色。
宝岛大坌坑文化,距今约 6000-4000年,渔猎、采集是大坌坑文化主要的经济形态。
明溪南山遗址,距今约 5800-4300年,由狮子山南侧山脚处洞穴和山顶区域构成,有建筑基址、居住遗迹和基葬等众多遗迹,文化内涵丰富,涵盖旧石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