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强大的部族——崇国,并在崇的旧址上建立起了丰京,从而实现了政治中心向东迁移。《诗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既伐于崇,作邑于丰”,说的正是这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到了公元前1133年,周武王继承王位后,一方面大力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扩充军力,还与各路诸侯以及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朝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西周王朝由此诞生。紧接着,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建造了新的都城镐京。从此之后,丰京变成了宗庙和园林的所在地,而镐京则成了周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中心。
丰镐二京作为西周都城,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时期开始使用,至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洛邑为止,历经二百余年。在此期间,由于周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推行井田制等政策措施,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随着青铜器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字的广泛应用,这一时期也被认为是华夏古代文明的重要阶段之一。
丰镐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大城市。它开创了华夏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敞、宏伟的先河,并成为了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楷模。在沣河两岸的丰京和镐京都发现有大量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水平,更反映出了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生活状况。
丰镐遗址共发现西周墓葬约3000余座,分布在张家坡、客省庄、马王、大原、新旺、曹寨、普渡、花园村等地。这些墓葬中,最着名的当属张家坡井叔家族墓地。该墓地由一座“中”字形大墓、三座“甲”字形大墓和若干较大的竖穴墓组成,同时还有马坑、车马坑等配套设施。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得知,这座大墓的主人是数代井叔,他是姜太公的小儿子,也是西周时期的重要大臣。由此可见,这座大墓的规格极高,也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最高等级。此外,其他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和审美观念。
镐京手工业遗迹
除了墓葬外,镐京地区还发现了多处不同门类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这些遗址反映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