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41章 人文、信仰与新灵源的诞生(2/7)
发话了,没什么特殊事情,不用太着急赶过来,就当是放松半天。

    秋日的燕京,是一幅绚烂多彩、层次分明的画卷,融合了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精髓。

    是香山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如荼;是昆明湖畔,碧波荡漾,与远处的万寿山相映成趣,秋风起时,湖畔的芦苇随风摇曳,金黄色的银杏叶与古建筑的飞檐翘角相互映衬;是银杏大道,道路两旁的银杏树披上金黄色的外衣,落叶铺满了整条街道,形成一条金黄色的走廊;是八达岭长城,远眺群山,只见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是北海公园的秋意,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晴云秋月,金风玉露。

    秋日的阳光洒在大街小巷,夏先衍带着他的队友出了车站,打车进了二环线闲逛起来。

    可是没过多久,便看到了手机上发来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西战区与动植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小队,发现了两处灵源。

    两处地点,一处位于中州鹿邑太清宫,一处位于安徽肥水天静宫。

    第一个地点:老子庙也叫太清宫,位于中州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旧名厉乡曲仁里。太清宫坐北朝南,历史上屡遭损坏,现存的建筑经修缮后,昔日“道教祖庭”的宏伟气势渐显。

    《晋书卷一四 志第四》云:“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北齐魏收《魏书》在谷阳县条下注:有苦城、阳都坡(今郸城宁平东南)、老子庙、栾城。东魏崔玄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东南十二里……老子祠在濑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水经注》也记载,苦县故城在武平故城以东,在赖乡和谯县故城以西,也就是今天的中州省鹿邑县。

    老子庙始建于东汉时期。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汉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

    自汉桓帝后,唐、宋、金、元、清等历朝代典籍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并大兴土木,扩修老子庙为老君庙,后又下诏改老君庙为太清宫。唐高祖年间,太清宫规模如京城王宫,有宫殿600余间,占地872亩。宋大中祥符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