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抬着大木头走向海中,这些木头都是提前在岸边连接好的,连接处也都处理过,不会进水。
百余号人在小梅沙建设珍珠养殖场,海域中间他们不敢下柱子,但沿着海岸边往中间部分延伸的位置是可以的。
所以一百人全部分散了,分成许多个小组在干货。
渔苗也在这里盯着,根本不敢走开,就怕有危险,或者柱子下的地方不对。
她提早用浮球在海上做了标志,很多东西都是秦管家代为送过来的,她就知道找八爷准没错。
在珍珠养殖场的建设过程中,村民们收获颇丰,学到了不少技能和知识。大约三分之一的村民在海岸边忙碌着,他们抬起那些提前做好连接且经过精细处理的长木头,一步步艰难地向海中扛去。
这些木头最短的也有十多米,最长的竟达百米之长。
每一根木头都经过了村民们的精心处理,确保能够使用后,才被全部运往海中。
海面上同样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村民,他们的任务是将运送过来的长木头安置到海中合适的位置。
其中一些水性好的村民,还会扎猛子游到海底。
原来,有人已经提前在海底挖好了坑,而这些下海作业的人都具备良好的水性。
他们工作时,好些人每隔一刻钟左右就会上来换气,然后再次下海,拿着锄头在海底继续挖坑。说实话,这项工作难度极大,因为早在此前就有人尝试在这里挖坑了。
之所以这么久才把这些木头运过来,是因为这些木头都需要提前做处理,而且提前两三天就有人开始在这里挖坑做准备,现在只是有些地方需要临时补坑,所以才需要再次下海挖坑。
他们把一部分木头埋进海底的沙土中,同时还用另外的木头钉在桩子上,形成一个三脚架,以此来实现固定的目的。
在建设过程中,有些宝贵的建议是渔苗提出的,而有些则凝聚了村民中老一辈渔民的智慧。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珍珠养殖场的建设贡献力量。
珍珠养殖场的壮观景象吸引了周围村子的众多百姓,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来到小梅山这边围观。
他们对这操作堪称奇迹,这里惊天动地的举行珍珠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