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410章 东施效颦(1/3)
    王臣的猜测很快成为事实。

    大勃律军团摆好阵形之后,先是涉水过了浅浅的堆龙曲河,继而沿着逻些河北岸向东推进。

    在向东推进大约三里之后,与吐蕃军相距已经不足一千步。

    进入千步之后,吐蕃军率先停下来,炮队开始做射击准备。

    从吐蕃奴从笨拙的往地上钉入木桩以固定牛车的情形判断,这支炮队显然也在长时间的训练之中总结出了一点东西。

    至少懂得固定炮车来提高发炮效率。

    但是从他们往炮膛装填散装火药看,又处于很原始的阶段。

    这还只是首发,对于早期火炮而言,首发其实是最轻松的,之后的二发、三发在装填火药前还要先熄灭炮膛的余烬,再然后擦拭干净残渣,再装填火药,那工作量翻倍都不止。

    王臣不相信这样一支原始炮兵能对安西军构成实质的威胁。

    于是当阵列前的李愿回头看过来时,王臣毫不犹豫的摇头。

    李愿便立刻转身回头,高举着横刀继续仰天长嗥:“前进,继续前进……”

    伴随着李愿的长嗥声,第一营的鼓手持续的敲击鼙鼓,鼓声不绝于耳,全营除了斥候旅全都踩着鼓点,踏步往前走。

    斥候旅的一百斥候却已经放弃队列,拉开了稀疏的散兵线。

    在冷兵器时代,散兵的作用是搅乱敌方步兵大阵,又或者阻止敌方散兵骚扰搅乱己方步兵大阵,进入火器时代后,散兵作用依旧。

    只不过一千步还是远,所以散兵并没有急着开火。

    ……

    安西军的散兵没有急,吐蕃军的炮兵却已经急了。

    进入到大约八百步后,动作较快的吐蕃奴从已经装填好火药以及炮弹,督战的桂勇既不讲究什么齐射,也不考虑精度射程的问题,直接命令奴从开炮,奴从便纷纷点燃了火炮的引线。

    安西军的炮兵现在用点火棒点火。

    但是吐蕃炮兵用的浸过硝的引线。

    大约有二十门大炮的引线被点燃,噗噗燃烧起来。

    通过长筒望远镜视野,王臣可以清楚的看见引线上冒出的火星及白烟。

    只片刻,引线就烧进了炮膛之内,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