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 第252章 经济之才(1/3)
    说起来凑巧,王臣面前也来了个宰相后人。

    “你是宰相后人?”王臣看着眼前年轻人。

    “正是。”年轻人再次向着王臣叉手一揖,又说道,“在下狄遇仙,武周宰相狄仁杰乃是在下高祖父。”

    “狄遇仙,你怎么又来了?”郭昕竟也认得狄遇仙。

    显然,这年轻人跑来龟兹毛遂自荐已经不止一次了。

    “郭大将军,今日在下并不是来投奔你的。”狄遇仙不亢不卑的道,“在下今日投奔的是安西四镇节度兼北庭行营营田度支司王度支使。”

    郭昕摇摇头,对王臣说道:“贤弟别理会他,这小子除了会做买卖,别的啥也不会,也好意思自称是名相狄仁杰后人,狄公若泉下有知,估计会被气得活过来。”

    “你会做生意?”王臣闻言却瞬间来了兴趣,现在最缺的就是经济人才。

    裴典虽然也是个理财高手,但更适合当幕僚,独挡一面就缺了些胆识和魄力。

    狄遇仙从衣袖之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王臣说:“王度支使,这是在下的建言书,书中陈述了禁止本朝之商贾前往胡地做买卖的十大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便是将商路之利的大头白白让与了胡人,我大唐从商路中获利不足十之一!”

    “狄遇仙,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郭昕大怒,“你竟然胆敢质疑国策!”

    “大将军,在下并没有质疑国策,在下只想说,大唐的商贾可以是私人,也可以是官府的,若财富掌握在官府手中,何惧哉?”狄遇仙道。

    听到这,王臣的眼睛瞬间亮起来,这是位大才!

    后人说起大唐,最大的刻板印象就是包罗万象,就是开放以及包容。

    但其实,大唐也有封闭的一面,比如禁止汉人商贾前往海外做贸易,所以从来只有海外胡商大量涌入大唐。

    到了晚唐之时,广州一地的胡商就有十几万人。

    然而遗憾的是,从来没有汉人商贾去海外经商。

    也正是因为这,才导致鲜有海外文化流入大唐。

    其实不止大唐,直到晚明之前,都鲜少有任何领域的知识从海外流入华夏。

    只要翻一翻历史书就可以发现,即便是在唐朝,文化交流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