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透率低,实际上最终留下的肿瘤细胞会比预想中要多得多。
当然。
这仍然比传统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优秀太多……
“方院士这边没有继续深入,一方面是能力有限、经费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已经能够对现有疗法起到上位替代的资格了。”
许秋感慨着。
哪怕有着这有一个个优势,但,采取阿尔法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点杀,从治疗机制层面,就好过放化疗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就像是许秋的颈七互换术。
国际领域内治疗偏瘫的疗法,有效率差不多只有百分之二、百分之三。
实际上许秋的颈七互换术,但凡能有个百分之五、百分之十治疗有效率,就已经是划时代的方案了。
但,一不小心就干到了百分之三十有效率。
“如果仅仅是有百分之三十逃逸了,那无伤大雅。
“但……我担心它不仅会漏掉阴性肿瘤细胞,而且还会导致残留病灶的阴性率直线上升!”
许秋眉头紧锁。
简单理解,其实就是耐药性。
没有被完全点杀的肿瘤,之后在大量逃逸细胞的影响下,导致残留病灶内的“耐药性”暴增。
这种情况下,病人做完治疗病情能不能得到缓解都不好说了……
“目前我没法做实验验证,还是只能让方院士出手!”
……
收束念头。
许秋的看向了最后一个核心难点。
——实时监控射线剂量分布。
这其实是整个治疗的关键辅助手段。
即可以平衡疗效,也能够控制毒性。
然而由于ac-225衰变仅释放微量γ射线,传统spect无法成像,因而难以区分肿瘤与正常脑干核团的吸收剂量。
许秋思索了一夜。
总算从阿尔法粒子成像的物理原理入手,找到了一些思路。
譬如,raysearch蒙特卡罗引擎在质子治疗中达到±3剂量精度……他们的做法是通过特定的软件模拟阿尔法粒子在组织中的活动径迹,结合ri定义的肿瘤边界,计算三维剂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