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自己除掉淮西勋贵后,老朱表情阴沉了下来。
如果真的立朱允炆为太子,为大明继承人的话。
以朱允炆的性格是绝对镇压不住蓝玉这帮骄兵悍将的,而为了大明的权力交替过程中出任何乱子,也为了朱允炆能够更好的掌控朝廷。
蓝玉这帮人,必须死!
功劳再大也不行!
跟他朱元璋关系再亲近也不行。
天大地大,大明江山最大!
跟大明江山比起来,什么关系都不是,一旦有任何影响大明安稳的因素,都必须去除。
这书里,居然连这点都猜到了。
在大明朝,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仗着自己当初跟老朱一起打天下之功,为非作歹,仗着开国之功,仗着他朱元璋重兄弟情义,胡作非为,真当他朱元璋是挥不起这个屠刀了吗?
同时这也让老朱心里更乱了。
如果是假的话,这里面写的东西都太过于真实了。
一笔一字一事件,就算是编也编不得这么真。
尤其是蓝玉一案,说自己诛杀的相关人员超过了一万五千人,都快赶得上胡惟庸案了。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个不是编的,而是真实的话。
以自己的性格,别说一万五千人了,若真有影响朱允炆登基的因素,哪怕三万人,他也杀得!
不仅是蓝玉案。
这上面还记载了其他太多的事件。
沐英死了。
他最爱的义子,镇守云南,在云南的时候听闻朱标病死的消息后,也跟着病了,前后不过两月的时间,也跟着一起病死了。
不仅是沐英。
还有他另外的两个好儿子。
老二秦王朱樉,竟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
堂堂大明朝的王爷,居然被人下毒毒死!
这!
还有老三。
老三晋王,也在六年后病死在太原。
呼。
老朱合上了明太祖实录。
除了疑是编排他老朱家外,最后在借着蓝玉案扫清了一些障碍后,朱允炆倒是平稳的登基了。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