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西方,最后他才到了那个“西王母的国家”。
往西边再走走,昆仑山这个名字就很容易蹦到咱们脑海里。还有本从汲冢挖出来的《竹书纪年》里头写着:“穆王十七年那会儿,他往西打仗,打到了昆仑丘,还见到了西王母。”看起来啊,西王母就是住在昆仑山那儿。
不过,《穆天子传》里头讲得很清楚,昆仑山虽说也在西边,但它跟那个“西王母的国家”不是一码事。昆仑山啊,它是“周朝的老大”,山顶上还建有黄帝的宫殿呢。周穆王特意跑到那儿,办了一场很盛大的祭祀活动,感觉这山就像是周朝的祖宗山、神灵山啥的。
但说起来,“西王母之国”不过是西边的一个国度。西王母哼唱着:“去往那西方大地,安身在荒野之中。与虎豹为伴,和喜鹊共处。”这话也透露出,在周人眼里,“西王母之国”就是个跟野兽鸟儿混在一起的荒凉地方。
为啥同样在汲冢挖出来的《竹书纪年》里头,却说西王母住在昆仑丘呢?
这可能是因为传播和抄写时出了差错,《竹书纪年》也是从汲冢挖出的几十车古简里整理出来的。但遗憾的是,历朝历代都没怎么它,所以到了宋朝,原书就找不到了。
现在咱们看到的《今本竹书纪年》其实早被确认是本假书。到了清朝,有学者像朱右曾、王国维他们,翻查了宋朝之前的书,找出里面提到《竹书纪年》的内容,然后把这些七零八落的片段给整理到一块儿,重新起了个名儿,叫《古本竹书纪年》。
但这些七零八落的记录,由于抄写、断句出错等原因,让同一段内容有了多种说法。就像之前咱们提到的那句,讲周穆王“跑到昆仑丘,见到了西王母”,这话是出在《太平御览》、《艺文类聚》这类书里。
晋朝时候的郭璞提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周穆王十七年那会儿,他往西边打到了昆仑丘,见到了西王母。”在《列子周穆王》的解释里头写着:“周穆王十七年向西出征,碰见了西王母,还在昭宫招待了她。”《穆天子传》的注解也这么讲:“周穆王十七年,他向西攻打昆仑丘,见到了西王母。那年他来了,还在昭宫设宴招待。”
有人认为,周穆王跑去昆仑丘见西王母,虽然没直接讲西王母就住那儿,可大家还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