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你好1978 > 第221章 不是没贴横批,是还没想出来。(1/3)
    在《高山》发行单本至今,战士出版社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印刷了。

    按照肖编辑的说法,对比刚刚开始销售的火爆程度,现在《高山》已经进入了“降温期”。

    可即使是处在降温期,《高山》的销售量,依旧保持在一个月十万册以上。简直是强的离谱。

    前世,《高山》的销售的火爆程度,还要比现在更夸张。

    据不完全统计,前前后后一共有74家报纸全文连载。

    有的报纸一天刊登二三千字,硬生生搞成了连载。

    除此之外,还有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

    最终有9家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曾经创下单日18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

    一度造成“洛阳纸贵”的空前现象。

    而现在,这个数字也已经逼近了六百万大关。正在以稳步的推进的趋势,再次复刻前世的壮举。

    眼看着蒋明春和战士出版社的合约,只剩下了半年。

    这次肖编辑在来信中,比较隐晦的询问了蒋明春有没有继续合作的意图。

    蒋明春当初之所以只签了一年,就是因为去年还没有恢复印数稿酬,可今年就不一样了。

    就算是继续合作,也要等印数稿酬实施之后,再说。

    除了《高山》大火之外。

    在今年《活着》也被更多的文坛前辈发文推崇。

    自巴金先生亲自刊稿之后,李女士,丁琳、冯先生、还有陈选、周北铭等诸多大家,纷纷发文。

    关于《活着》这部作品的讨论,有种愈演愈烈的态势。

    上周中大的林教授,在公开课上专门拿出《活着》作为题材,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

    同时燕师大张教授也发表了对《活着》的评论文章:

    ‘文章提到《活着》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寓言,它所揭示的绝望与地狱式的人生,便成了一部真正的哲学启示录’。

    最让蒋明春意外的是,《活着》这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香江也流传开了。

    曾锦寿,已经是第三次,在来信中提到了香江名家对于《活着》这部作品的赞美。

    香江南大中文系的一位教授,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