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山里延伸的,要是不从这天堑直接拉过去,后面麻烦的事更多!
偏生营地又是个耗电大户,各种仪器一开起来,再多的战备发电机都扛不住。没办法,只能硬穿!
为此,我们的布衣将军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最开始就想着用气象气球把导引绳吊过去。
可惜这玩意飞到40米左右,就愣是不动弹了。这怎么行,高度不够嘞!想再换大一点的吧,呵呵,买不到!
嗯,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气象气球别人都不卖……老毛子那边倒是有,可一个气象气球你就把“长波电台”的事又提上了议程,怕不是“红伞伞”吃多了哟……
想来想去,布衣将军把主意打到了直5的身上。
部队也很给面子的派出了直5的原型机——米4。为表诚意,这还是没被122拆解祸祸过的。
结果一飞来,悲剧了!
目前谁都没试过用直升机拖拽电缆,当时的驾驶员就觉得一卷电缆也就5吨左右,这个米4原型机的起飞重量可足足有7吨,这么点重量,毛毛雨。
装上电缆,拖了一长截电缆尾巴的直升机就这么晃晃悠悠的起飞了,前半段还是飞的古井不波,飞到河中央就闹心了。
由于地形的原因,这块的气流波动太频繁了,特别是河流中央,瞬间变换的风力,再加上屁股后面拖着的电缆,让米4变成了一个悠悠球。米4那个木头做的旋翼被突然改变的应力弄得嘎嘎作响,差点没给蹦飞咯。
幸好驾驶员反应机敏,把肚子里的电缆推了下去,这样才避免了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后面,空军派出了气象小组的人专门对这块区域的空情进行了勘测。
“瞬间风力4-6级,同时空中会按不同时刻产生湍流。同时旋翼与空中涡流又相互掺混,形成复杂的耦合流场,在此使用直升机作业的难度极大!”
哦豁,这么一下,算是给直升机架设电缆判了死刑。虽然一个难度极大还吓不倒我们的飞行员,但上级领导觉得这事的性价比太低了……
……
“就是这么个情况,我看资料上说,你们的旋翼机能在6级风里面飞,而且受到湍流的影响也比较小,所以才请你们过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