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到时候你儿子想让希德老师写推荐信,走人情不行,但你把这张照片掏出来,说不定就能成了……”小呆毛看着希德老师和兰英老师有失端庄的模样,阴悄悄的笑了。
大老王问号脸。
啊?
“啪”一个大锅贴赏到江夏脑袋上,培树老师似笑非笑的站在他俩身后。
“有心情说风凉话,看来你对这个工艺之争是胸有成竹了啊?”
“呃,要说有吧,还真有。但是我觉得两个人说的都对!”
江夏耳朵被培树老师不客气的拧了起来:“你是端水大师嘛?既要又要,这不是又当又立?”
江夏哭汐汐……
这倒不是江夏端水,虽说后世基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奔向了os技术的怀抱,但双极型晶体管对于某些特定电路,本身的优势还是有的。
“培树老师,缓缓,让我再好好想想……”
“别拖太久……这两帮人吵吵了有一阵了。你作为晶体管计算机的设计总师,相关的责任还是要担起来!”
“虽然这很难!”
说完,培树老师把手里的一大堆文件塞进江夏怀里。
“这都是那两位老师不同技术方案的数据总结,指出条路来吧,我们的时间,很急迫!”
……
急迫嘛?当然急迫,虽然没有明说,但江夏知道这次线路的选择,将会决定接下来五年内,国家投入的方向。
是继续用已经成功的双极管工艺,还是大跨一步,冒着扯着蛋的风险直接进行os的研究。
说个冷知识,osfet场效应相关理论,早在1930年就被提出了。就像电动车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就被提出一样,没有大规模的运用,那是因为工艺跟不上!
工艺,这也是江夏纠结的地方。
虽然托后世芯片大战的福,网上各大博主都在拼命的科普光刻机及相关芯片的制备工艺,让江夏这个机械狗了解到了os里面还有pos\/nos\/os。
就连这些工艺的代表作都一清二楚,但怎么实现这些工艺,那就有点茫茫然了……
江夏抱着脑袋,使劲的回想看过的科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