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而曼彻斯特第四步兵团,其中一个营就有2000人。两者虽然同属“步兵团”,但人数、装备、火力配比完全不同。
更荒谬的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人口、资源状况不同,导致同为步兵团的单位可能有天差地别的战斗力——贫困地区征兵的部队人数稀少,装备寒酸,而富裕星球的部队不仅人数庞大,装备甚至堪比半个旅!
同样是一个团,可能战斗力相差十倍,这对整个指挥系统而言,简直是灾难。
李峰对此的评价很简单,直接用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这玩意……皇老汉是真的该死啊!!!”
在李峰的指挥体系中,最大的战略编制是“师、旅”级单位,但真正的作战核心是“营级复合战斗群”。这些战斗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步兵营”或“装甲营”,而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整合的模块化作战单位:「合成营」。
他的战法核心在于:多层次火力侦察,武装渗透与快速打击,空中与远程火力协同。(格拉西莫夫直呼内行)
李峰不会按照帝国星界军那种死板的方式部署团、营、连,而是以“任务导向”进行战术编组,通过小规模、多轮次、多点位渗透打击,迅速瓦解敌军体系,辅以远程火力洗地,最终完成既定战术目标。
在战术会议上,李峰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克里格死亡军团为首的“不要命战术”。在他看来,这种靠人命堆战术的方式简直是在浪费帝国的珍贵兵力。
尤其是克里格那些指挥官,一谈战术就是:“冲冲冲!”、“誓死效忠帝皇!”、“我们的任务就是死!”
面对这群抱着“多死即胜”信念的军官,李峰深吸了一口气,捏了捏鼻梁,然后用一种来自赛里斯星,带有浓重“福兰”口音”的语气教育道:
“正面滴攻不进去,从侧面攻!从侧面!!”
他一巴掌糊在作战地图上,指着侧翼地形:“这不是白给的突破口吗?!非要往敌人最硬的地方撞,你们是受了铁头功培训吗?”
帝国军官们沉默了,似乎在思考……但更多的是在纠结——这不是他们习惯的战术。
然而,在李峰的近卫军体系中,编制清晰、战术灵活,每个单位的战斗力都是有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