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请上面放心,我的根在这里,产业在这里,家人也都在这里,跑到国外去干什么,被人家当猪养着,等过年的时候宰吗?”
李书记微笑着说:“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狗窝,到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家好,更何况你的窝可不是草窝狗窝!”
“呵呵,我现在也算是赚了钱了,该享受的也应该要享受一下,不可能跟以前一样抠抠搜搜的。”
跟李书记谈完话之后,没过多久,李氏集团的执行总裁唐姗姗,在李晓峰的授意下,率领着谈判队伍,跟国内的各个有光刻机业务的公司,展开了艰苦的谈判。
经过了一番周折之后,一家由李氏集团控股的,国内第一家专业光刻机公司诞生了,这家公司由国内的各个光刻机厂家出技术,李氏集团出资金,共同组建的。
其中,李氏集团出资一百个亿,股份占比60,其他各家公司出技术,股份占比40。
李氏集团拿出的这一百个亿,一部分用来进行技术研发,另一部分用来投资国内的光刻机产业链。
要知道,光刻机是一件大型设备,需要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包括光源系统、物镜系统、工作台系统、照明系统、掩模系统、浸没系统等。
目前李氏集团整合起来的这些光刻机公司技术,也仅仅是一个光刻机的组装整合技术,至于包括激光、物镜等核心部件,肯定是需要从国内的其他公司采购过来的。
因此,光刻机跟芯片一样,也是一个产业链,而这个产业链的龙头则是李氏集团组建的光刻机公司。
唐姗姗有些担忧的说:“晓峰,咱们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芯片产业,还要自己搞光刻机,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先不说咱们搞的芯片代工厂,那本身就是个吞金兽,就说这家光刻机公司,我怎么感觉这一百个亿撒下去,很可能连个水花也看不见啊!”
李晓峰笑嘻嘻的说:“恭喜你,答对了,确实如你所说,不管是芯片代工还是咱们的光刻机产业,一两百个亿投下去,确实是连个水花也激不起来。
可咱们往里面多砸一点钱不就好了?两百个亿不够,就往里面砸五百个亿,五百个亿不够,就往里面砸一千个亿,总有一天能砸出一个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