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送给了余良。
“谢谢。”余良双手接过名片,看了一眼,然后也放到了自己上衣口袋里。这张名片比较复杂,除了中间的名字“付新生”外,上面印的职务就有好几个,下面的联系电话也有三个。
“小伙子,刚才我看那个人也不像是坏人,为什么你一眼就看出那个人是小偷呢?”那位叫付新生的男子问道。
一听付新生发问,许文静也来了兴趣,笑眯眯的看着余良。
“这是我父亲教给我的。他说现在火车上的扒手非常猖獗,常常夹杂在旅客中,利用人们的疏忽进行盗窃,所以千万要注意。虽然‘小偷’两个字不会写在他们脸上,但他们还是有以下几个特点的:
一是眼神和目光。小偷的眼神通常游离不定,目光总是注意人们的衣兜或包,并且四处张望,左顾右看。他们的眼神不与他人平视,而是斜视或低视,表现出一种做贼心虚的状态。
二是行为举止。小偷在人群中常常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例如,他们可能会经常手触摸他人的衣兜,有意往人身上碰撞;在车上或人群中挤上挤下,东张西望;排在队中不往前走,身体往后倾;人多时经常抬胳膊等。此外,小偷在人多拥挤时,手臂可能会压在其他人的肩上或抵在胸前,这是他们在进行扒窃活动时的典型行为。
三是衣着和携带物品。小偷的着装和携带物品通常不协调、反常。他们很少携带包裹、行李,手里经常拿报纸、衣物、杂志、帽子等与他们的着装和环境不协调。此外,小偷在春秋两季喜欢用西装、风衣作为掩护,夏季则用报纸、杂志等挡住他人视线。
四是作案手法。小偷的作案手法多样且隐蔽。有挤车门儿:小偷利用上车人群的拥挤,用小包或报纸作掩护,一手搭架子,一手从旅客身上偷走财物;有外撬:夜间,小偷在站台上等待列车停靠,用撬棍撬开车窗,用带钩子的竹竿将旅客衣服和小旅行包钩走;有吃卧铺:小偷购买卧铺票上车,盯好偷窃目标后,趁深夜时将旅客的行李偷走,然后换一件衣服躲进其他车厢伺机下车;有玩刀片:趁旅客熟睡时,使用金属刀片割开旅客身上夹带的钞票的衣袋、腰包、皮带甚至内裤,将钱取走;有借衣帽钩下手:旅客衣服挂在衣帽钩上,小偷把自己的衣服盖在上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