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上定的,多少年了都是如此,你们去找,希望不大。”说完以后自顾自上楼去了。
“多少年了都是如此?都是如此就真的是对的吗?”听马支书这么一说,余良心里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虽然还没出门就被马支书泼了冷水,但一行人的激情却没有消退多少,快步出了宿舍楼,向厂区而去。
到了厂区,领头的小周却停下了脚步,似乎想到了什么。
“咋啦?”紧跟在他后面的小徐问。
“咱们去找谁?找矿长?找书记?还是找相关部门?”小周对着后面的几个人,连发四问。
“是啊,到底该找谁呢?”由于都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事,面对这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几个人都有点懵。
“我估计找矿长找书记不大实际,人家那么大的官,谁会理咱,估计连人家办公室的门都进不去,还是找有关部门吧。”那个家在矿上、对矿上情况相对比较熟悉的小马说道。
小马和余良虽然不在一个班组,但余良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究其原因,就是刚参加工作还在区里培训时,俩人第一次见面,小马看余良的眼神就像是看一个“老外”,余良也感觉这种眼神就像本地人看外地人,矿上人看农村人,有那么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找哪个有关部门?”小周看向小马,问道。小马挠挠头,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上来,估计他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找哪个部门合适。因为矿上的部门虽多,但哪个部门也不叫有关部门。
对于有关部门这个词,余良只是在电视上听说过,也听矿长书记在大会上讲过。特别是社会上关于有关部门的两个传说,更让余良越听越糊涂,越想越不明白。
其中一个传说是:有关部门神龙见首不见尾,身份异常神秘,很多外国间谍人员终其一生都调查不到“有关部门”的资料。
另一个传说是:“有关部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它长期发挥着雷锋的精神,把一切受表扬的机会,统统让给了其他具体部门,而一旦发生坏事,“有关部门”立刻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背起黑锅,每每会铿锵有力地甩下16个大字:追查到底,加强监督,吸取教训,下不为例!
“哎,光听说过有关部门,这回真来找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