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直接买粮就行,这样也不用被粮店中间商赚差价了,和村里人买粮的价格就定在粮店收粮价格和卖粮价格之间,这样不管是买方跟卖方都不亏,反而还觉得赚了,而且在村里买距离比较近运送粮食也更方便。
今年因为刚刚断亲他们家没有田地,所以才需要一直买粮。
现在手头有钱了,赵言还打算买水田,买个三亩水田就好,这样他爹娘就有事可干,天天闲着他们不说赵言也知道他们心里是非常不安的,他们的观念就是农家人是一定要下地的,不下地他们心里慌。
三亩水田种起来也不算辛苦,这让他爹娘心里有了底,他们家也不用那么频繁买粮了 ,这样也更节省生活成本。
现在的水田是一年种一次只收一回,一亩水田能产两石左右的粮食,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斤,那么三亩水田差不多有七百二十斤。
别看这斤数听着挺多的,到时候还要减去赋税的四成,到时候估计就剩下四百多斤而已,这还是未去壳的重量,等米去了壳到时候重量只会更轻,剩下的米只够他们一家四口将将够吃一年而已。
到时候估计还要买粮呢,毕竟赵言想一天三顿都吃大米饭。
赵言还计划买两亩旱地,种些番薯小麦大豆来丰富一下他们家的餐桌,到时候等养了猪仔,番薯还能拿来喂猪让猪长膘,这样猪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现在赵言已经没有想着捡起自己的老本行当个大夫了,这个时代对成为大夫的要求过于苛刻。
赵言没有什么强大的家世或者是钞能力,他没有门路成为大夫。
现在只能利用自己的一些知识采药材卖药材维持生活,但赵言心里也很清楚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尽管他背靠大山,里面有数不尽的药材资源,但是毫无节制地开采这些药材,那么终有一天会被采完,到时候他又要靠什么来生存呢?
赵言不喜欢走被牢牢限制住的路,他更喜欢尝试多种路。
不多走几条路,哪里会知道哪条路更适合自己 。
既然现在生活在小山村里,那就从最基本的做起,那就是发展多样式的农业。
现在黎国的农业还十分落后,粮食产量不高,百姓绝大部分都吃不饱肚子,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