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济公传奇 > 第320章 明朝洪武十五年(2/3)
。殿廷仪礼司正、副遇公、侯以下至三品官,引马却避;遇四品官引马侧立;遇五品以下官,分路而行。凡所属见上司官,引马却避;所属官员高者遇上司官品卑者,分路而行。凡未授职任的遇有职官员,皆须引马却避。凡官员应合避而路狭不可避的,下马拱立;应行路不得中道占行依次分左右。凡被宣召及祠祭官诣祠祭所并有所捕逐者在道,虽遇应避之官,不避。凡官员公参,都督府同知、佥事参左右都督,指挥同知参指挥使,六部侍郎参尚书,各卫指挥参都督拜于堂下,千百户参指挥亦同;京县知县参京府尹拜于堂下,各府州县亦同。诸司佐贰官、幕职官参本司长官,皆答拜;所属卑官参见者,不答,品级相等,答拜;所属官员品级高的,与上司官卑的同礼。

    四月十六日,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将仪鸾司废除,改立锦衣卫。

    锦衣卫下属所隶有大汉将军、力士、校尉,负责侍卫、巡查缉捕。遇到朝会或皇帝出巡的时候,锦衣卫则负责准备仪仗,担任保卫工作。平时,锦衣卫则是轮流宿卫皇宫,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逮捕文臣武将不需要经过政府和刑部同意,可以直接抓人,进行调查取证,也可以直接对犯人进行惩治。

    锦衣卫下设镇抚司,负责刑名之务,便是后来臭名昭着的“诏狱”。《明史刑法志》中说:“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锦衣卫)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镇抚司“诏狱”成为朱元璋诛杀功臣宿将的工具。“胡蓝之狱”“郭恒案”“空印案”等明初大案的侦查、处理,均有锦衣卫的一份功劳,致使当时人们对锦衣卫谈虎色变,敢怒不敢言。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派兵遣将平定云南,即置都指挥使司及布政使司,改所属诸路为府,州、县仍其旧名,授任官吏,安抚其民。同时命儒臣考按图籍及前代所有志书,编《云南志》。经过更订、删正,于洪武十五年(1382)六月初三日编成,共六十一卷。

    明朝军队平定了云南,北胜土知府高策率众内附,朝廷实行“改土设流”,北胜府降为北胜州,明朝军队留下部分的军士驻守北胜州。为了巩固领地,确保一方稳定,留守北胜州的明军就地招募了一批军士扩充队伍,当时的毛太华应招从军,开始了农耕、练兵、作战的屯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