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厂更绝,她收购了对面儿的一家药厂,专门生产跟之前药厂一样的药,专利都在她手里,她随便授权,一点儿毛病没有。
完了生产出来成品,除了包装之外,什么都一样,但价格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这一个月,老厂子一半的药品愣是一片药没发出去。
再这么下去,眼看着随时不得倒闭。
还作?谁还敢作?一半人调到新厂子里,干不好随时开除。剩下的老老实实的,一个敢得瑟的没有,就怕她一个不高兴,把厂子挤死,全都回家吃老本去。
真狠呐。
把人收拾完了,她又拿了两种新药出来,把原来的一替换。旧药包装一换,卖三分之一的价,也没赔上,还因为降价了,销量上去了。
这个一倒手,还挣了。
这个手腕儿,你说她年纪轻轻的,从哪学的呢?
八成是天生的?
孟总原来还不咋放心,自己忍着没过去,但是让那边儿的人都盯着,一看她这样儿,算是大撒把了。我看他那意思,想把生意都让洛洛接手呢。
我也寻思着,把南边儿的买卖让洛洛管着得了。我这些年两边儿跑,现在岁数大了,折腾不动了。在京城看着北边儿的一亩三分地儿就够我忙活的。你二嫂眼看着也快退休了,等沈熙结婚有了崽子,我俩看看孙子孙女,挺好的。”
孟家的孩子成年的除了洛洛,没有从商的。孟明玉家的几个孩子,两个当兵了,一个进了机关单位。
剩下最大的就是洛洛。
孟长玉家的儿子考的军医大学,肯定要再往上读的。
孟先泽家的孟望舒进了军方的某研究所做研究员,要搞学术了。
孟承泽家的孟成宇还在上大学,读的航空大学,口口声声要当航天员,反正肯定是跟商业不沾边儿。
洛洛之前搞生物实验室,其实也不算是做生意,还是搞科研。谁也没想到她在商业上这么有天赋。
平时娇娇软软的小姑娘,说下狠手是真能狠得下心。
沈默喝着茶,先是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
然后又说,“她还年轻,还得锻炼,慢慢来,别一下都交给她,压力太大。更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