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和先进……”黄宗炎从一旁搁在田埂上的背篓里翻出笔墨纸砚,一边说道:“辅明之前也说过这个问题……仔细说说。”
侯俊铖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弯腰从田里攥了一把土:“鹧鸪先生应该知道,红营在治下的村寨,农田耕种之法和其他地方通行的耕种之法不太一样,好比永宁当地,基本实行的是代田法和区田法。”
“所谓代田法,是因为土地肥力耗竭之时,需要进行休耕,于是将一亩土地分成六份,三份挖成深一尺、宽一尺的沟,另外三份则为宽一尺的垄,沟垄间隔排列,春播之时将种播于沟中,垄上不播种,发苗之后,则将垄边杂草除去、翻松泥土,将垄土埋盖沟中苗根,到了夏天垄土削平而苗根已深。”
“到了第二年,则垄沟调转过来,沟变为垄、垄变为沟,如此往复,就不必将整片土地完全休耕,将大范围休耕变成小范围休耕,休耕期内依旧可以耕种,而且因为土地经常翻动、土质松软,耕地时铁犁入土较深,有利于精耕细作,行代田法之后,永宁当地每亩土地收获可比以前多近十斗以上。”
“在代田法之上,红营还在推行区田法,分沟状区田和窝状区田,沟状区田便是将长十八丈﹐宽四丈八尺的一亩土地﹐横分十八丈为十五町。町宽一丈五分﹐长四丈八尺。町与町间有宽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竖挖深一尺﹑宽一尺﹑长一丈五分的沟﹐作物即点播在沟内。
“而窝状区田是在土地上按等距离挖方形或圆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浅﹑方圆﹑距离﹐随作物不同而异,作物即点播在坑内,这两种区田法正好适应平原和山地两种地形。”
“区田法的特点嘛,总结起来就是作区深耕、点播密植、溲种重肥、精耕细作,深耕密植全苗重肥,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农耕增产的基础了,只要想丰收增产,基本就离不开这八个字,永宁县自实行区田法之后,亩产至今已是连翻两番以上。”
“但这区田法和代田法是什么新的东西吗?并不是啊,区田法发明自东汉,代田法更早,乃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就发明了,可为什么自汉代至今,几千年的历史了,这两种耕种之法却始终没有大规模的运用起来呢?即便是当年汉武帝以朝廷的力量大力推广代田法,最终也失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