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傅霖忽然凑近他的耳畔,用极低的声音轻语道:“一切小心。”这句话犹如一道轻柔的风,悄然吹进了江洵的耳中。
江洵听到这话后,不禁心生疑惑,转头看向傅霖。
他与傅霖相识已有两年有余,两人之间虽说偶尔会有一些小争执、小吵闹。但总体而言,彼此的关系还算得上融洽和睦。
尤其是在深塘坞的那些时日,傅霖总是挡在他身前,哪怕他自己身受重伤,遇到危险的时候,也毫不犹豫的把江洵护到他身后去。
仔细想来,傅霖之所以对他关怀备至,不是因为二人关系如何,而是因为傅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
他向来都毫不保留地展现自己的善意,也从不计较在一段关系中的得失利弊。
就如同对待江洵一样,傅霖认为自己出门在外应当照顾同门师兄弟,所以便不会过多在意江洵究竟是否为一阁的弟子。
在他眼中,大家既同为献岁阁的一员,而他又年纪稍长,所以会理所应当的对江洵多照顾一些。
可当回到献岁以后就不一样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的弟子、又是谁的师兄,所以他心里会有个一二三四。
而江洵自知,他显然是排在许廷宽之后的。
他也想像以前一样,反驳上他一两句,说“有瑶姐在这,不劳你费心”。
可傅霖方才那句话明明也只是善意的提醒罢了,他若是跟吃了炸药一样驳人的好意,属实有些难看了。
这样一点儿也不稳重,更不理智。
所以最终,江洵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点点头,转身关了门。
江洵一直都知道,自己同傅霖不一样,那人就像是出生在阳光下的人,让人感到温暖又踏实。
所以他生来自信,每一步都走的肆意,耀眼的让人忍不住地想要靠近。
可江洵连自己打哪来的都不知道,日日都活在黑暗里,旁人对他的好,只会让他觉得那是带了毒的慢性药,稍不留神就会中招。
反倒是那些无缘无故的恶,更能让他感到心安。
所以他生来自卑,每一步都走的拘谨,暗淡的让人看一眼都避而远之。
门关掉的瞬间,黑暗笼罩了过来,仿佛是在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