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他们二人的这点儿工资,不仅要用作日常生活,负担女儿张彤上学的费用,还要去开药,根本就不够用。
要不是夫妻俩多少有一些存款,再加上陈晓晨的姥姥和姥爷时不时地贴补一些,恐怕早就坚持不住了。
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左右,小舅一家终于花光了手里的积蓄,马上就要无法继续开药的时候,陈妈把陈晓晨的二姨给招到了自己店里。
这两件事看似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却直接影响到陈晓晨姥姥和姥爷的经济状况。
陈晓晨的二姨是这个家里最先下岗的,二姨夫每个月的工资原本就不太高,虽说二姨后来出去当临时工可以贴补一些,但每个月依旧过的是捉襟见肘。
对于姥姥和姥爷来说,这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们当然是不可能就那么看着二女儿家生活不下去的。
于是,姥爷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不仅要帮着小舅一家缓解压力,还要贴补二姨家一部分。
这也多亏了姥爷那个离休干部的身份,要是普通的退休工人,想管恐怕都没有这个能力。
了解了这个前因,后面的事情自然也就好理解了。
二姨去了陈妈的店里工作,每个月有了金额不低的稳定收入,自然也就不需要两位老人再继续贴补。
姥姥和姥爷手里因此余下了一笔钱,又听说小舅妈因为钱不够用准备停药,这笔钱就这也顺理成章的到了小舅两口子手里。
其实老两口手里也有一些存款,真要说是应急也不是拿不出钱来。
只不过小舅想要二胎这件事儿,姥爷原本就是不支持的。
他虽然也想要个孙子,但一直以来的党性和原则都不允许他去公开表态。
当然了,像这种以贴补孩子生活的名义给钱的方式,他还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就这样,原本在上辈子已经停药了的舅妈,因为有新的支持又继续坚持着喝了几个月。
在这几个月里,也不知道是之前的那些药,厚积薄发起了作用,还是那位中医更换的药方对了症,最终的结果就是陈晓晨的舅妈怀孕了。
事情如果到这里就结束,那和陈晓晨压根儿就没有多少关系,充其量就是他会再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