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郑燮】
“老师,你和舒兰医院培养了我,回馈医院和社会一直是我的心愿。”
浦应辛发自肺腑地表达了自己对医院和老师的感恩,也表达了自己的医学理念和追求。
他不求名、不求利,学医就是凭着爱好和一颗悲天悯人、悬壶济世之心。
“应辛,你自己觉得在美国工作的同时,可以兼顾国内的项目吗?”
章老师面色庄重,语调平缓,边问边观察着浦应辛。
“老师,我自己的角度我不能!”
“但是罗院长之前给我打电话是说只要我进了这个项目组,其他事情院方会斟酌考虑。”
浦应辛在章老师面前毫无保留,将自己的能力范围和自己的判断都和盘托出。
“罗院长也是这么跟我说的,舒兰医院虽然已是业内翘楚,但是拿这样的项目也要看机缘。”
章院士说这句话的时候,瞟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林筱帆。
林筱帆只是微微一笑,安安静静地听着浦应辛和章老师的对话,未发一言。
“老师,你对这个项目的背景应该有所了解吧?”
浦应辛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章老师,说了一句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话。
“嗯。”
章老师神情严肃,对着浦应辛点了点头。
他们三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个项目是吕正送给舒兰医院和浦应辛的大礼包。
换做其他人根本就不会犹豫要不要参加,因为参与这个项目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不费吹风之力,就能为自己的学术生涯背书,履历上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曾经主持过某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
就像之前庄灵云说的一个医生仅凭自己的双手和手术刀能救的患者很有限,通过一个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可以造福更多患者。
“应辛,我看这样。下周我们俩和罗院长一起当面聊一聊。”
“如果可行,你答应他。如果不可行,我来拒绝他。”
章老师语重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