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徽宗对高俅一案重新审查之际,辽国耶律宏率兵攻打大宋边境,边境告急,烽火连天。
此时的高俅在狱中得知这一消息,心中暗喜,认为这是自己翻身的绝佳机会。他当机立断,散尽家财,招兵买马,欲为朝廷效力,将功赎罪。
蔡京得知高俅此举,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挥笔写下一篇文章,大肆赞扬高俅的忠勇之举。
在文章中,蔡京写道:“高俅高太尉,虽身陷囹圄,却心怀大宋江山。当此边境危亡之时,散尽家私,招募壮士,其忠心可昭日月,其义勇可撼天地。此等忠臣义士,实乃我大宋之脊梁,朝廷之柱石。想那高俅太尉,往日为朝廷鞠躬尽瘁,如今在困境之中仍不忘报国,实乃我辈楷模。”
这篇文章迅速在京城传播开来,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道:“高俅此举,或许真是忠心耿耿,欲为国家效力。”
也有人反驳:“他之前作恶多端,如今不过是为求自保罢了。”
但蔡京党羽众多,在他们的刻意宣扬下,支持高俅的声音逐渐占据上风。
宋徽宗闻听此事,心中也不禁有所触动。他想到高俅以往的功绩,又念及如今边境危急,正需用人之际。
蔡京趁机进谏:“陛下,高俅虽有过错,但如今他能以家国为重,招募兵马抵御辽寇,足见其忠心。若能让他戴罪立功,必能为朝廷立下大功,也可彰显陛下的宽宏大量。”
宋徽宗犹豫再三,最终下旨赦免高俅,让他率领所招募之兵,赶赴边境抗敌。
高俅出狱后,意气风发,对蔡京感激涕零:“蔡大人此番相助,高俅铭记在心,日后定当回报。”
蔡京微笑着说道:“太尉此去,定要旗开得胜,保我大宋边境平安。”
高俅率领兵马,浩浩荡荡地向边境进发。一路上,他大肆宣扬自己的忠勇,声称要将辽寇一举击溃,重振大宋声威。
然而,梁山好汉们却对高俅的复出忧心忡忡。
宋江说道:“高俅此贼,阴险狡诈,此番复出,必不会善罢甘休。”
高俅率领兵马抵达边境,与耶律宏的辽军对垒。高俅骑在高头大马上,神色严峻,望着对面气势汹汹的辽军,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