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辽国的压力,分散赵天明的精力,高恪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阴谋。
在赵天明的酒楼里,高恪安排了人手。一名食客在赵天明的酒楼用餐后,突然腹痛不止,当场昏厥。这一幕引起了酒楼内其他客人的恐慌,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很快,官府介入调查。高恪买通了负责此事的官员,让他们在检验食物时做手脚,声称在酒楼的食材中发现了变质的物品和有毒的佐料。证据确凿,酒楼被责令停业整顿。
此事一经传出,舆论哗然,赵天明酒楼的声誉一落千丈。曾经的常客们都对酒楼避之不及,生意变得极为惨淡。
不仅如此,在赵天明的绸缎铺,一位贵妇购买了一匹昂贵的绸缎。回家后,她发现绸缎严重褪色,而且质地粗糙,根本不像所标榜的高档货。这位贵妇在京城颇有影响力,她愤怒地将此事宣扬出去。
高恪趁机推波助澜,买通了几位鉴定丝绸的行家,他们一致声称赵天明的绸缎铺以次充好,欺骗顾客。一时间,众多曾经在绸缎铺购买过绸缎的客人纷纷要求退货赔偿,绸缎铺陷入了极大的危机。
而在球场周边,几个小摊贩售卖的小吃导致众多客人食物中毒。经查,这些小吃的原材料竟然来自赵天明名下的一家杂货店。证据摆在眼前,杂货店被愤怒的民众砸得一片狼藉。
随着这些事件的不断发酵,赵天明的麻烦越来越大。
赵天明试图解释和挽回局面,但民众已经不再信任他。他的生意伙伴纷纷与他划清界限,担心受到牵连。
与此同时,李纲也未能幸免。高恪派人在李纲的家中偷偷放置了与敌国往来的信件和金银财宝,然后向朝廷告发。朝廷立即展开调查,尽管李纲坚决否认,但证据似乎确凿无疑。
蔡京和高俅接到那封所谓的检举信后,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阴险的光芒。他们立刻整衣前往金銮殿,准备在徽宗面前狠狠地参李纲一本。
金銮殿上,徽宗正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威严。蔡京和高俅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陛下,臣等有要事禀报。”蔡京率先开口。
徽宗微微皱眉,说道:“讲。”
高俅连忙将检举信呈上,说道:“陛下,有人检举李纲勾结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