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被罢了官的太师李纲看到百姓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回复急忙休书准备嗯,让徽宗了解到边关战事的紧迫。
草民李纲,诚惶诚恐,顿首再拜,敬呈陛下:
近闻边境之恶事,奸商横行无忌,强夺粮药,致百姓生计断绝,苦不堪言。行于街市,所见者皆形容憔悴,孩童啼饥,老者号寒,怨声载道,不绝于耳。
草民思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药以救疾苦。今粮药遭劫,百姓求生无路;边军缺粮少药,御敌艰难。此诚家国危亡之秋也!
草民每念及此,痛心疾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此灾患绝非偶然,必是有奸恶之徒于幕后操弄,为一已私欲,致国家于危难,陷百姓于水火。
草民伏乞陛下,施天威以察其奸,明正典刑,以平民愤;速遣能吏,急运物资至边疆,解军民倒悬之苦。
草民虽为一介草民,然心怀家国,愿为陛下、为朝廷、为百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若草民言辞有失当之处,望陛下宽宥。
草民李纲不胜惶恐,敬上。
书房内,李纲正奋笔疾书,神色凝重而专注。就在此时,管家李福走了进来。只见李福微微躬身,轻声说道:“老爷,您在干什么?”
李纲头也未抬,沉声道:“我写一份奏折,准备呈给陛下。”
李福一听,脸上露出焦急之色,赶忙说道:“姥爷,难道您忘记了您现在被罢了官?一个下野之人,写奏折又有什么用?”
李纲听闻,手中之笔猛地一顿,随后将笔重重扔在书案上,奏折上的墨汁顿时洇开一片。他长叹数声,悲戚地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没想到我李纲一片丹心,却报国无门。想我为官之时,兢兢业业,只为能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尽忠心。如今这奸商祸乱边境,百姓受苦,我怎能坐视不管?即便已被罢官,我亦不能忘却家国之忧。”
说罢,李纲颓然而坐,双手抱头,满脸皆是无奈与愤懑。那原本挺直的脊梁,此刻也仿佛被这沉重的现实压弯。
李福看着老爷如此痛苦,心中亦是不忍,轻声劝道:“老爷,莫要太过忧心,或许这局势尚有转机。”
李纲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