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公主在徐望之的调养下,身体日渐痊愈,只是到底大病一场,即使恢复过来,也显然没有了当初的神采奕奕。
她倒是没有忘记给朱予焕的承诺,早早就为徐望之请了封赏,张太皇太后对徐望之这个救回女儿的功臣也十分大方,赐下金银首饰等自不必说,还额外加封徐望之为“司药”,正六品的女官。
到底徐望之不在内廷行事,这样的加封虚衔已经是格外恩重。
胡善祥见状也向张太皇太后提议,由徐望之和母亲陈氏在民间开设女医学堂,招收民间少女、妇女,主要传授医术。
教导出来的医女,先在民间看诊,按照年份由徐望之考评,择优入各公主府供职,平日里四处轮换调动,这样也能多见识一些病例,不会出现太医院的太医那般遇到某些病症无法诊断开药的情况。若是宫中的这些宣庙妃嫔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入宫看诊。
张太皇太后本就不是什么革新的性子,但经历了女儿险些急症离世的风波之后,张太皇太后自然是立刻赞同,恨不得让徐望之一夕之间培养出十几个医术高超的女医,朝夕陪伴在嘉兴公主身边。
原本还有些冷清的徐家医馆顿时热闹不少,几乎要把门槛踏破。
这些人家犹豫的便是女儿有可能入宫,一旦入了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就是有再多的荣耀、再多的赏赐,对于一些相对富足的家庭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好前途,更不用说医者这样的职业一向被人轻视。
但如今有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倡议,又有徐望之这个可以宫外供职的现成例子,别说是普通人家,就是官家小姐们也没有不心动的。
不仅可以备受荣宠,还能得到出入自由,更能接触到各位公主。
若是能得到嘉兴大长公主、顺德长公主这样与皇家关系密切的人的青睐,以后何愁不能以女子之身荣耀家族呢?
出乎意料的,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改变”,都察院竟然也没有什么人出来说话,堪称是“新奇”。
都察院虽然不至于到什么都要上言上书的地步,但让这么多女子“抛头露面”,御史们竟然没有什么人出声,确实让人有些惊讶。
不过这事是大明王朝最为尊贵的两个女人提出,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