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哎呀妈呀,这小肠病还挺会玩儿啊!那咋治呢?”
岐伯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陛下别急,咱们中医有独门秘籍——针灸疗法。治疗小肠病啊,有个穴位特别管用,名叫‘下巨虚’。不过为了更准确地定位和治疗,我得先给您科普一下现代穴位经络的知识。”
黄帝一听要科普,立刻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来来来,岐伯,赶紧开课!”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针灸课”:“首先啊,咱们得知道,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其中手太阳小肠经就是其中之一。它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着手臂外侧上行,经过肩胛、颈部,最后进入耳中(听宫穴)。咱们今天要说的‘下巨虚’啊,其实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但它在治疗小肠病上也有奇效。为啥呢?因为中医讲究经络相通,表里相应嘛。”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那下巨虚到底在哪儿呢?朕好想找找看。”
岐伯指了指黄帝的脚:“陛下请看,下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您试着找找看,是不是有个酸酸涨涨的地方?”
黄帝低头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那个“酸酸涨涨”的穴位,忍不住揉了揉:“哎呀,还真有啊!这穴位有啥作用呢?”
岐伯解释道:“下巨虚啊,可是个多面手。它不仅能治疗小肠病引起的小腹痛、腰脊痛等症状,还能调理肠胃功能,治疗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更神奇的是,它还能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怎么样?陛下,这穴位厉害吧?”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厉害厉害!那朕以后要是小肠不舒服了,就扎这个穴位呗?”
岐伯摇了摇头:“陛下啊,针灸这事儿可不能随便来。虽然下巨虚是个神奇的穴位,但也得讲究手法和深度。扎深了扎浅了都不行,还得看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所以啊,陛下要是真有小肠病的症状,还是得找专业的中医大夫来瞧瞧。”
黄帝一听,顿时泄了气:“哎呀,朕还以为学会了这个穴位就能自给自足了呢。看来啊,还是得靠你们这些专家才行。”
岐伯笑了:“陛下谦虚了。不过话说回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