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把这些食物里的精华啊,运送到全身各处。可要是这精华在脾里待久了,不走动了,就会变成湿乎乎、黏糊糊的津液,这时候人嘴里就自然发甜了。这病啊,多半是因为吃出来的!”
“怎么个吃法呢?”黄帝陛下好奇地问。
“嘿嘿,陛下您听好了,这人呐,肯定是爱吃那些肥甘厚味的东西,什么红烧肉、糖醋排骨、奶油蛋糕啊,一顿接一顿,吃得那叫一个过瘾。但您知道不,肥的吃多了,体内就容易生热,跟个小火炉似的;甜的呢,吃多了肚子就胀得慌,感觉跟塞了个大西瓜似的。这一热一胀,脾气就不顺了,它就开始往上窜,时间一长,就变成了咱们说的消渴症,也就是现在的糖尿病前期或者类似的症状了。”岐伯大夫解释道。
“哎呀,这可咋整啊?”黄帝陛下急了。
岐伯大夫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草药,说:“陛下莫急,我有妙招。这草药唤作‘兰’,可不是普通的兰花哦,它有着神奇的除陈气、清新脾胃的功效。咱们可以把这兰草晒干,研磨成粉,每次取个几克,用开水一冲,当茶喝,既解腻又养生,慢慢调理,那脾胃自然就舒坦了。”
说到这里,我得给大伙儿科普一下,虽然古代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兰”,但根据中医理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些具有芳香化湿、健脾和胃功效的中草药,比如佩兰、泽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具体用量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哈。
好了,咱们继续回到故事里。
黄帝陛下一听,眼睛一亮,连忙吩咐下去,让御膳房准备这“兰草茶”,还说要推广给全国的老百姓,让大家都能远离这“脾瘅”之苦。
黄帝陛下悠哉悠哉地问岐伯:“嘿,岐伯兄,你说这有人啊,整天嘴巴里苦得跟吃了黄连似的,按咱们中医的法子,该咋整?取哪个穴位能让他苦尽甘来啊?”
岐伯大夫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子,笑眯眯地说:“陛下您问得好,这病啊,有个响亮的名头——胆瘅!您想啊,肝脏是咱们身体里的大将军,威风凛凛,但做起决定来还得靠边上的小军师——胆。而喉咙呢,就像是这二位大佬的传令兵,有啥指示都得经过它。可现在这位老兄啊,估计是平时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