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刺疟篇第三十六(5/9)
,咱们的老祖宗们可是跟它斗智斗勇,总结出了一套套神奇的“驱妖大法”。

    想象一下,你正悠哉游哉地享受着阳光,突然,身体就像被夏日午后突如其来的雷阵雨给“热情”拥抱了——没错,疟疾这家伙开始发威了,身体热得跟刚出炉的烤红薯似的。这时候,咱们的老中医就会笑眯眯地走过来,说:“别急,看我的!”只见他轻轻一拍你的脚踝上方,那里有个现代咱们叫做“解溪穴”的地方,古代人称之为“跗上动脉”。一针下去,仿佛打开了身体的“自然空调”,嗖嗖的凉风从内而外散发出来,嘿,热浪瞬间退散,那叫一个“立寒”啊!是不是觉得像变魔术一样神奇?

    再来说说,如果你感觉疟疾那股子寒意正悄悄逼近,仿佛冬天提前来了,老中医又会怎么做呢?他会告诉你:“别怕冷,咱们有暖宝宝!”哦不,是“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以及“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上的几个关键穴位。这些穴位就像是身体里的暖气管道,一通按摩或者针灸,暖洋洋的气流就在体内循环起来,寒冷自然就被赶跑啦!想象一下,就像是给你的身体装上了自动调节温度的“智能空调”,是不是既科学又温馨?

    接下来,咱们聊聊脉象。如果你那疟疾的脉象跳得跟鼓点似的,又满又大还急,老中医就会拿出他的“大杀器”——针灸背部的俞穴。这俞穴啊,就像是身体里的“排水口”,用中等大小的针,沿着脊柱两侧,每个俞穴都来那么一下,根据你是胖是瘦调整深度,嗖嗖几针下去,淤血排出,那叫一个畅快淋漓!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深度清洁,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但如果你脉象虽小却实,还急得跟啥似的,老中医就会说:“这次咱们换个方式,来个‘小火慢炖’。”他会选择你小腿内侧的“太溪穴”(古时的少阴经穴位)进行艾灸,再在你手指尖的“井穴”上轻轻一点,用针刺放血。这艾灸就像是给身体加了个小火炉,温暖而持久;而那井穴放血,则像是打开了身体的小小水龙头,把不好的东西统统放出去。双管齐下,效果杠杠的!

    不过啊,如果脉象变得缓大而虚,老中医就会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说:“这时候,咱们得温柔点,用药膳慢慢调理了。”针灸虽好,但也不是万能的,得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来。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