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驳了他的脸面。
谢安宁艰难点头,“招!选个良辰吉日,就招!”
大善!
石原卿急切道:“良辰吉日我娘已经选好了,前日就送过来了,安宁你等等,我这就去拿。”
说着,他转身就往自己房间去。
没一会儿就拿了张红纸出来。
上头写了几个日期,都是今年的良辰吉日。
最早的二月份,最晚的也是五月份。
迫不及待成这样,就连姜翎月都有些惊叹了。
她眨眨眼,“你入赘谢家,令堂没有意见吗?”
“当然没有,”石原卿看了谢安宁一眼,羞赧一笑,“我娘她早几年就盼着我成家了。”
其实,实话是,早几年知道他心事时,就盼着王家放妻了。
谁让她儿子嗷嗷等着呢。
她这个做娘的,只盼她的幺儿能平安喜乐,子孙满堂。
至于孩子姓什么,不要紧。
是不是亲生的,都不要紧。
可以过继,可以留谢家那个女儿继续招婿。
只要儿子不是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做母亲的才能安心。
一张红纸上,不止写满了石母对儿子的爱,同样也是对儿媳的认可。
经历过上一段失败婚事得来的经验,谢安宁明白一段好的姻缘,单单看夫婿一人是不足够的。
对方家中的长辈,家风,都至关重要。
王家家风不能说不好。
但的确太古板。
实乃守旧派的典范。
嫁进王家你便要学着循规蹈矩,绝不能有一步踏错。
鲜活骄矜的少女,转眼就要学会收敛本性,做一个端庄贤淑,体面大方的当家夫人。
若不是王少甫当机立断,选择带着她们母女离京外放,谢安宁觉得,以她的性子,这段婚事绝无可能坚持十六年。
被婆母刁难,妯娌挤兑,日日都要立规矩,这样的苦日子,不到一年,她就过怕了。
有前例明晃晃的做对比,就更显石家开明。
石原卿的情意难能可贵。
谢安宁这一次是真的有些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