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cds……”
很快,陈默就在银行高管错愕的眼神中,解释清楚了cds的概念。
在讲cds之前,要先明白另外一个名词——bs。
霸国的银行为了快速回笼资金,赚取利息,会把多个房贷欠条打包成一种债券(或者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理财产品),出售给投资者,而这种债券就是bs。
一般而言,买这种债券的都是霸国的顶级投资银行,比如高升、魔根这种。
银行向贷款人贷款,拿到贷款人的欠条后打包成bs之后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给银行现金保证银行得以继续向外贷款。
这行成了一种资金循环。
举个例子。
陈默想买房,找到银行贷款100万,利息是5。
银行把陈默的这笔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卖给了金融机构a,金融机构a则需要一次性帮陈默付清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当然利息不会是5,因为金融机构是需要靠利息差赚钱的。)
之后,陈默每个月还的本金和利息,其实已经不是给银行了,而是给购买他贷款欠条的金融机构a。
想要完成这个循环,靠银行一家自然是不可能的。
银行不仅要找到源源不断的bs买家,还需要获取源源不断的贷款人。
然而一个社会中,有偿还贷款能力的人是有限的。
换句话说,有资格贷款的人是有限的。
一旦这些高质量人群贷款消费完了,这循环应该怎么持续下去呢?
没关系,霸国聪明的银行家们很快就给出了无耻的答案。
既然贷款的违约风险已经通过bs的产品设计转嫁给了购买者,那贷款人还不还得上钱跟银行还有个毛线的关系啊?
所以,为了业绩增长,霸国银行就降低了贷款门槛,将贷款发给了信用评级低,偿还能力有限的低收入人群。
这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由来。
至于信誉评分,其实是类似于支付宝信用分的玩意。
在2008年的霸国,评分区间是300-850分。
一般认为700分以上是优,但是次级贷款人的评分往往不足500,更有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