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懊恼。
只要过了覆试,就有了秀才功名,已经成功了一半,栽在这种小事上,心里的懊恼更甚了。
覆试竞争本就大,知晓自己高中的几率不大,这位学子瞬间丧气起来。
也是因为这学子,大家都没什么心情继续交谈。
大家散场的时候,沈遇安见到陈耀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虽然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可却也是同窗,如此幸灾乐祸,可见这人什么品性了。
陈耀祖也过了正试,覆试考得不错。
在听到同窗们不是会错题就是仓促交卷,心情不错。
李是看到陈耀祖这毫不掩饰的笑,瞬间气了。
“陈耀祖,你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转头看到陈耀祖脸上还没来得及收回的笑意。
虽然有些人心中会庆幸自己没会错诗,但大多数是为李是惋惜的。
当然也会有人觉得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但大家不会这么过分,当着李是的面表露出来。
“我能有什么意思,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对,还想考中。”
“你,”
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杨夫子冷斥两人。
加上有同窗拉着,到底没打起来。
不过因为这件事不欢而散了。
第二天一早,沈遇安起来的时候,发现大堂只有杨夫子一人。
先前正试不过那些学子都在杨夫子的安排下,和商行的人一起回永安县。
至于王赋生为什么不回去,沈遇安也不知道他。
好些个不缺钱的学子都没回去,大多都留了下来。
有些去参加诗会结交朋友,有些好奇今年谁高中,或者留下看一下今年院试出的题。
院试出榜后,朱卷也会张贴,大家都想看一下榜首怎么答的题。
见到沈遇安,杨夫子冷凝的脸露出淡淡的笑来。
“整个县学数你年纪最小,却是你最沉稳。”
也许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杨夫子看向沈遇安。
不,穷人家的孩子为人处世上,甚至多数比不上那些纨绔子弟。
别以为纨绔子弟就是玩世不恭,那些孩子从小耳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