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医学堂,成立编译学堂,成立农务、工学、商学学堂。”
“少爷,讲完了。”
方六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欧阳庚也是一脸无语。
“少爷,听说那些翰林写圣旨都倒了几个,太多了。”
“另外,这位光绪帝任命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这相当于架空了军机处。”
“孙毓汶、荣禄就这么等死?”
欧阳庚好奇道,这两位可不是这种坐以待毙的性格。
“这两位很奇怪,目前告病在家。”方六回答道。
“这是以退为进啊,少爷,看来那位慈禧要动手了。”
欧阳庚肯定的说道:“这两人是那位太后精心安排的军机大臣,为的就是光绪亲政之后还有后手干预朝政。”
“可现在这两位告病,无疑是告诉慈禧,军机处已经阻止不了光绪了。”
“如果再这样让光绪折腾下去,那位太后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这是她万不能容忍的。”
“那些守旧派这是在逼迫那位慈禧训政啊。”
“可光绪不是成年亲政了吗?”张顺好奇的问道。
“的确是亲政,但是如果整个大清上下都觉得这位皇帝能力不行,国家被他弄的一团糟,你说那些官员会怎么做?”
“让那位太后老佛爷再出来垂帘听政或者直接亲政,另立皇帝。”
欧阳庚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方铭州。
他知道,少爷早就想到这里了,那么接下来少爷会怎么做。
“光绪的改革并没有什么问题,你们也看着这些改革内容,基本上可以说是明政了。”
“纵观东西方,改革不是一天完成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位光绪没有一支忠于他的军队。”
客观的说,光绪的做法,虽然没错,但的确太过偏激,太过情绪化。
官制的变动,人员的革职,已明显影响到了现有权力格局。
亲政才多久,羽翼未丰,还远没到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秩序。
没有军队就是无根之萍,将变法的安危交给那些人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