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南在思考着大买卖,他是地地道道的鲜族人,谁也不知道他竟会是北韩扎在华国的钉子。
北朝尊称华国为老大哥,看似十分尊重,但背地里也防着对方,他一边与老大哥虚与委蛇,另一边又和老毛子偷摸交好,也在老毛子的指使下,偷摸的给老大哥下绊子。
陈玉南今年四十六岁了,当年,年仅十八岁的他破衣褴褛来到通白这片陌生土地,当时的他,饿的面黄肌瘦,像一根竹竿一样,大一点的风就能吹的他直晃悠。
他身上有一本揣得破破烂烂的户口本,原籍是山东的,他对外总是声称自己是从关里一路逃荒而来。
那个年代,正值华国遭遇严重饥荒之际,无数的百姓食不果腹,生活苦不堪言。然而幸运的是,东北这边凭借着较高的粮食产量以及相对丰富的物产资源还好过一些。
老百姓的日子尽管过得紧紧巴巴,但起码还能够填饱肚子。而这对于陈玉南来说,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他先是在小煤窑挖煤,然后又学会了瓦匠活,最后凭借着聪慧的头脑被招工到了国营机械厂,逐渐在通白站稳了脚跟,并且娶妻生子。
当年,与他一同被撒出去的钉子数量众多,犹如繁星点点散布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
事实上在那时,这样做并无特别明确的其他目的,仅仅是接到了上头的命令——秘密潜伏起来,以防万一,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这些人对于自己的国家绝对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之所以能够如此坚定不移地保持着这份忠诚,原因有二:其一,自幼时起,爱国主义的思想便如涓涓细流般源源不断地灌输给他们,深深扎根于心底。
其二,则是源于北韩那令人闻风丧胆的连坐制度。这一制度宛如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如果有人胆敢背叛祖国,那么不仅自身会遭受严厉惩罚,就连其家人、亲属都将受到牵连,难以幸免,所谓的一人叛国,全家劳改营。
北韩的劳改营一向臭名昭著,这里的环境极其恶劣,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在这里,酷刑与饥饿是平时正常形态。受连累的的人们在这里遭受着非人的折磨,身心俱疲,生不如死。这些残酷的惩罚手段,不仅是对人权的极度践踏,更是对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