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带口,都要吃饭。

    有的逃荒到此,有的因为各种活不去的原因变卖了良田,如今靠租赁为生。

    虽然租赁的租子很高,但到底还有一口饭吃。

    他们听说县城,给所有奴籍、佃农,也可重新恢复良民户籍。

    可豪绅地主也不是傻子,已经下令,家中所有奴仆和佃农,凡是去县衙重新登记户籍者,一律逐出家门!

    这……

    这……

    一边是渺茫的、看不见的耕地和所谓的住房屋舍,一边是稳定的、看得见的明天。

    选哪边不是一目了然?

    万一离开了现在的土地,被分到了旱田荒地,一年的产出还不如每年交完租子剩下的这点。

    大户人家的奴婢更不用想了,除了个别过得不如意的、得罪了家主的,谁放着现成的银子不拿,去要什么户籍?

    因此,百山郡大大小小的上百位乡绅地主,联合在一起,底气很足地告到太守府,求太守府给个公道。

    ……

    郭太守简直莫名奇妙,看着这群宗族老者,红光满面的慈翁,简直不知所谓:“谁说分你们土地了!谁说的!”

    众多自诩威望赫赫的老者都不说话了!

    可你搞这些不就是要分我们的土地,如果不分,百山郡哪来那么多土地!

    郭太守天天都要忙死了,还要看这些洋洋得意的臭脸:“怎么没人说话了!站出来啊!也不看看你们那点土地加起来才多大一点地方,我要来干什么!分给全城百姓吗!够不够分!就是郡主拿来盖个洗澡堂子都嫌它小!”

    众位老者怔了一下,神色顿时有些挂不住。

    他们上百豪绅的土地怎么就是洗澡堂子了,哪里小了,太守……说话未免太,太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