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敢抓着朱皇帝开喷是一回事儿,是否给朱皇帝添堵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小婿总觉得差了点儿什么。”
忍无可忍之下,杨少峰干脆带着朱皇帝跑到了距离登州府城最远的一个村子。
“像这种离着其他县更近的村子,县里管起来很是麻烦,如果县里有什么事情要交待给各社社长又或者是各个村子的村长,也同样要折腾那些社长、村长们来回跑。”
“里外里耽误时间不说,县里的官老爷们也未必有那么多的精力来管理这些村子。”
“而官老爷们对这些村子不上心,就会导致这些村子游离于县衙的管理之外。”
朱皇帝瞥了杨少峰一眼,说道:“还有可能会滋生宗族势力,出现宗法大于国法的事情,是不是?”
没等杨少峰回答,朱皇帝就呵的冷笑一声道:“咱猜,你想说的是在县和社之间再增加一个官府衙门,通过这些官府衙门来加强对于村社的控制,对不对?”
“咱有时候就想不明白了,你个混账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为了给咱添堵添麻烦,你是真不把户部和吏部当人啊?”
杨少峰微微一怔,问道:“小婿怎么就不把户部和吏部当人了?”
朱皇帝反问道:“那咱再问你,在县和社之间再增加一个衙门,需要增加多少底层的官吏?”
“这些官吏的官身还说好,可是他们的俸禄由谁来出?”
“是,多增加出来的官吏们品阶低,薪俸也低。”
“可是聚沙成塔,大明一千多个州县,哪怕一个州县只增加五个衙门,每个衙门只增加三个官吏,这就得多出来一万五千多个官吏。”
“每人每月薪俸假设为两贯钱,一个月就得多支出三万贯,一年就得三十万……”
说到三十万这个数字的时候,朱皇帝忽然顿住了。
“三十万贯?”
一年多出来三十万贯的支出,就能在县和社之间再增加一个小衙门?
跟这个小衙门所能带来的控制力相比,一年三十万贯的支出算个球?
别说登州府榷场每个月都能给国库上缴大量的课税,就算是国库本身也完全能支撑起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