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
很遗憾。
读书这事,要看天赋的。
族里是教他们识字,可识字却不代表读书。
成为读书人,这个难度不是普通的大。
三兄弟真正的本事,还是打猎。
三兄弟都是清河崔氏的族人,他们住在临城县。
这地方,太行山以东,依大唐对州县的划分,这里属于下县,因为不足一千户。同时也是狭县,在一个不足一千户的小县,却没有足够的永业田分配给成年男丁。
临城,七山二水一分田。
风景极好。
因为处于太行山东麓,有风景,但风景不能当饭吃。
崔家三兄弟结伴从山里出来,带着一些柴与猎物来到县城。
柴,没什么人买了,少数买柴的,不全是为了烧火。
因为这里有煤炭行。
猎物倒是换了一个好价格。
三兄弟用猎物换了钱,却看到县城有许多人围在县衙门前,出于好奇走了过去。
一个穿着丝袍的年轻人,眼角四十五度望天,双手叉腰,脚下放着一筐钱。
认识。
邻村的,本家,崔不凡。
县衙几名书吏正在不断的翻查着面前的书。
县令坐在堂上,等候着。
又过了一会,一名书吏上前:“县尊,依唐律、族规、村例,崔不凡要立碑修祠合规。”
修祠堂,不需要上报。
立碑需要。
县令一伸手,书吏递过唐律,已经翻到了相关的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