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上不利。
两个方案也有区别。
区别就是,唐永业军的战损率。
窦乐没有就两个方案有直接的表态,只是非常隐晦的提过一次,外人这一代能记得咱们的恩情,下一代还记得吗?再往后,是否还记得。
永业军的武将们,根本就不想靠别人帮助。
这等同于,分走他们的战功。
只是,大食军有多强,心中没底。
无论是高估,还是低估,从战略上讲,都是错误的。
先礼后兵,就是一个计谋,让韦巨溪去看看,身边的随员带上红云台的高手,就这么转一圈,不敢说做到心中有数,也算是初步了解敌人是什么样。
侯君集很谨慎。
败,最多就是一死。
可他不敢败,甚至都不敢只是小胜。
他能拿到先锋官的职务,他相信是太国舅看到秦王府的面子上,自己若没有大胜,丢的是秦王殿下的颜面。
侯君集已经把收集到的大食人资料看过无数次。
他输不起。
若是求稳,肯定是舰队先到美索不达米亚,稳住之后再开战。
侯君集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
整个舰队,唐永业军,将军们会瞧不起他,士兵们会轻视他。
行军参谋抱着卷宗进来:“将军,依我们推断,眼下的大食还不配称为强敌。”
侯君集表情严肃:“细讲。”
行军参谋拉开地图:“大食人,只是一个夹缝中生存的小邦,从地图上看他们根本就不具备崛起的可能性。”
侯君集:“但是,他们攻陷了萨珊王国最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
行军参谋:“是萨珊人自己犯错。”
侯君集没再说话,坐下来听先军参谋的分析。
“大食人,东边有萨珊人,北边的罗马人。罗马本身就经济繁荣、军备强盛。而萨珊人拥有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粮食充裕,而且还享受丝绸之路的繁荣。”
“罗马人与萨珊人相互攻打,持续了数百年,这期间作战,都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消耗一下边疆守将的实力,防止出现某个军团作大而影响王朝。双方打完就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