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竹汉,从某种意义上讲呢。
也属于蛮夷那一大类。
俚僚人。
岭南西百越的后裔,洱海这边呢,也与百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何况,此时还有九黎人跟着布竹汉一起。
他们传达的思想很简单,要么跟着我们一起去吃菜,要么变成菜摆桌上。
这感觉,就像是李道宗的光环加持一样。
布竹汉一路往南,一路收降。
一路收降,再一路往南。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窦乐还在宁州考虑,什么时候前往洱海。
九黎人聚集的地方,应该是在临沧一带。
怎么也要亲自过去看看。
只是,李绩呢?
窦乐叫来了杜依艺:“李绩将军此时在何处?”
杜依艺回答:“在南边遇敌,语言不通,前日来报,俘虏三千五百人,敌正调集兵马,李绩将军也在布阵准备迎敌。”
窦乐想了想:“咱们这次过来人马并不多,提醒李绩将军,小心谨慎些。”
“是。”
杜依艺记下了。
窦乐敲了敲额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几天总是头疼。”
“太国舅,要传医官吗?”
“算了,可能是气候的问题,我去休息一下。”
窦乐头疼。
李绩这会,头疼也快炸了。
窦乐头疼,很大因素可能是水土不服。
李绩头疼,前锋兵马就粗略的估算,也超过八万人了,指挥混乱,全凭着一股子狠劲在与敌军作战。
也是因为敌人太弱,若换成强敌,这八万人经不起一轮恶战,怕就散了。
布竹汉这边,也有五天联系不上了。
更头疼的是。
眼下在和谁打?
从地图上看位置,已经距离宁州城,至少七百里了。
但南蛮诸部都表示,打的确实是敌人,那些人攻打过他们。
投靠过来的六诏诸部落,也声称,那是敌人。
蒙舍诏投靠过来的几个贵族,更是亮出身上的伤来告诉李绩,那些就是敌人,而且是极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