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我一直敬重姐姐,姐姐可不能这样,这样便是害了我。”
万贵妃叹了一口气:“也对。”
这话不用太多解释。
宇文昭仪也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才一岁,自己成为皇后,估计儿子活不到成年,东宫那边怎么可能容得下,大唐再出一位母亲是皇后的皇子呢?
莫说是皇后,就是给个妃位,宇文昭仪都不想要。
万贵妃又换了一个说法:“宫内事务繁多,不如昭仪助我?”
宇文昭仪想想,这个可以,便回答:“请姐姐吩咐。”
万贵妃说道:“宫中日常俸仪、年节赏赐,如何?”
宇文昭仪答应了下来。
这活说容易也容易,说复杂也是相当复杂。
宫里,逢年过节的,银钱赏赐都有定数,谁什么身份,谁什么职司都有标准。一切皆有规则可循。
赏赐的首饰、珍宝之类,却没有个定数。
这算是复杂之处。
宇文昭仪回到宫内,翻了册子之后就先挑了一套珍宝,前隋皇宫中的琉璃盏。
然后在后面写上尹德妃的名字。
不过,却没急着公布。
等。
几天后,秦王回长安。
大军得胜而归,依礼要从朱雀门入城。
当天,就是大朝会,大唐皇帝大封赏。
秦王,陕东道大行台,加封天策上将,食邑两万户。赐金车、衮衣、冠冕、玉璧。
皇宫内不断的念加封、赏赐的诏书,一直到第二天都下午才念完。
受赏者,好几百人。
有人留意到了,在封赏诏书中,似乎少了一人。
国舅,窦乐。
太子李建成准备上疏,却被告之,大唐皇帝不在宫中,而是亲自去送封赏诏书了,去往国舅府。
李建成赶紧就往窦乐府上去。
李渊出宫。
宫里,马上就乱子。
借着封赏的这日子,宇文昭仪把那套前隋的珍宝,琉璃盏派人给尹德妃送去了。
尹德妃坐在自己宫内,嘴唇都是紫的。
这是给气的。
她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