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我苟成了大唐第一功臣 > 第17章(2/3)
之前就说过,双利。”

    窦乐点点头。

    韦珪突然低头在韦玎耳边语了一句什么窦乐也没听清,就见韦珪起身拉着窦乐就走,窦乐只看韦玎气的嘴都噘起来了。

    正想去安慰一下,韦珪力气不小,接着窦乐就走:“她没事。”

    一刻钟后,韦珪拉着窦乐回屋,关上门,韦珪才说道:“我跟尼子说,让她歇着,眼下我们才是夫妻,她还不是。”

    窦乐心中也是乐了。

    不愧是唐朝,不对,现在还是隋朝呢。

    若放在明朝,女子断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次日,窦乐清晨起来,到了餐室。

    韦玎已经先到,今日身体恢复的气色还不错,怒冲冲的瞪了窦乐一眼,化怒气为食量,已经喝了三碗豆腐脑了。

    窦乐坐在韦玎身旁:“生气了?”

    “没有。”韦玎回答完又改口说道:“我不是生你的气,是生姐姐的气。”

    窦乐拿过筷子:“人生嘛,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没有变化快。最初,我还说你不主动表露身份,我就装不知道。后来呢,又想着,你装失忆,断了王家的念想。或许是我还不够了解世家门阀这四个字吧。”

    窦乐说的实话。

    历史书中记载的一切,都是书中所写,真正到了这个时代,他才慢慢体会到,小小的历史书是装不下整个历史的。

    说到书,几天后,大兴城。

    大兴城,东市。

    大兴城有东西两市集,买东西一词便源自此。

    东市最繁华的街口,一间原本的布铺在关门数日之后,重新开张。

    挂起了新的招牌。

    方寸经籍铺。

    有人路过,探头看了看:“是间书肆。”

    汉时,书店就是叫书肆,也是穷苦的学子可以接触到书的途径之一。

    但很快,有人发现,这个书店只摆了三本书。

    一本为蒙学之书,名三字经。一本为典籍,名尚书。最后一本《切韵》,许多人竟然没听过,有识货的解释:“此书是官书,仁寿元年官版,共一百九十三韵,天南地北,每个地方说话的口音都不同,此书就是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