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主要的通道。
而且还能够带动沿途地区经济的发展。
所以修铁路的好处很多,唯一不好的地方恐怕就是成本问题了。
根据交通厅的规划,这两条铁路的总里程是1200公里。
铁路的轨距和京奉铁路一般采用国际标准,也就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
铁路的轨距也关乎到铁路的修筑成本、运力等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国家铁路的标准其实并不一样。
比如毛熊那边的远东大铁路采用的就是宽轨,轨距为1520毫米。
宽轨的好处也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运力更大,运行更加平稳,而且可以运输更宽的东西等等。
不过宽轨的修筑成本无疑要更高。
而窄轨的话也有,其实古国的很多铁路标准都不一样,这也导致了很多问题。
比如火车头、车厢都不通用的问题。
也正是如此,北热这边修建的这条铁路轨距采用的也是国际标准的1435毫米。
经过交通厅的计算,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消耗等各种加在一起,想要修筑这条1200公里的铁路,大约需要3000万大洋左右,浮动不会很大。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的话,每公里的修筑成本是25000大洋。
相对于国内其他的铁路线来说这个成本已经是非常低了。
国内其他同轨距的铁路线每公里修筑成本都在3万大洋左右。
其中修筑价格最高的恐怕就是沪宁线了,每公里的修筑成本达到了9万大洋。
之所以这么贵,一是因为修筑难度,二是因为所有东西都采用进口的。
比如钢轨用的是约翰国的85磅重轨,枕木采用的是袋鼠国的茄拉木,质量上乘,可比松木要贵很多。
也正是如此,这条三百多公里的铁路修筑花费了三千万大洋,可谓是轰动一时。
1200公里只需要3000万大洋,在姜华看来在成本上控制上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这还是在较高质量的情况下。
而且这三千万也并不是一次性支付,铁路修筑也不是一年就可以完成的。
毕竟通往平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