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败在了一个十五六岁的白面少年手下。
少年雌雄莫辨,身材瘦削,一双手白净又修长,仿佛没什么力气,却能拿红缨枪,执弯月刀。
崔澜就站在那里,打退了一个又一个竞争者,最终,成功夺得帅印。
武将们虽不服,但那种不服,更多的是针对崔澜的年纪的,崔澜既不跟他们废话,也没有耐心一个个去收服。
她直接带着大队伍,浩浩荡荡前往边疆支援。
几个老将本来还想给崔澜使点绊子,虽然知道崔澜的帅印是凭本事摘得的,但是一把年纪,被个小小少年压制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
这种人都被崔澜收拾了。
轻则军棍混打,重则削官降爵。
也是这时,几个老将才意识到,这个横空出世的少年的威力究竟有多巨大,整个军营被她如臂指使不说。
不少四五年前就小有名气的将军,在她面前,都是俯首帖耳的状态。
这个少年究竟是什么来头?
同样的疑问萦绕在几个老将心头,但是崔澜没有心思去给他们解惑。
因为她太忙了。
丛嘉看着沙盘,沙盘上分别摆着代表己方和南羌的旗子,她在思考怎么才能更快实现包抄。
寿安公主则拨着算盘,口中念念有词算着这个月要支出的军饷,越算头就越大。
她们俩都是崔澜特意带出来的。
崔澜知道丛嘉的心性,不甘困于后院,平凡一世,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着手培养她。
丛嘉丝毫不堕自己将门虎女的名头,军事天赋甚至比其父更胜一筹,经常能为崔澜出谋划策。
至于寿安公主,本来崔澜是没想把她带出来的,结果寿安公主自己察觉到了几丝端倪,死活要跟出来。
昔日的娇气公主,如今拨起算盘来十个帐房先生都比不过她。
昔日的千金小姐,如今也能跟士兵平起平坐,共吃一个炊饼了。
崔澜带着他们在边疆战了两年,灭了南羌王,捣毁了南羌政权,把他们赶向了遥远的西方。
然后班师回朝。
皇帝已经病得很重,这两年身边的人手都被换成了崔澜的人,日子很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