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竟能想到建造溢流坝来防止水位过载冲毁陂坝……” 柳太傅不禁感叹道,一双老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此乃妙招啊!”
这奚昀,确实是个思路开阔,思虑周全,不可多得的人才。
明仁帝心中亦暗自感慨,此等出自匠人之手的陂坝设计,当真精妙绝伦。只是他心底仍有一丝隐忧,忧虑这模型一旦付诸现实,能否切实抵御水患。
“朕拟一道旨意予工部,着龚爱卿前往户部拨取银两、调配人手。务必于夏日潮汛来临之前修筑完备,万不可使灾难再度降临。” 明仁帝神情肃穆,目光坚毅,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龚尚书与薛郎中闻此,不禁大喜过望,赶忙跪地接旨:“是!”
此时正值四月初,距离夏日潮汛来临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于修筑一座陂坝而言,看似充裕,实则每一日都至关重要。
谷雨时节,奚昀收到了一封来自洵阳村里正奚正松的家书。
他好生奇怪,皱着眉把信拆开看了起来。
五张纸洋洋洒洒,字迹刚劲有力,却又透着几分熟悉。奚昀细细端详,眉头越皱越紧,这字迹竟像是何为宽的。
前两张皆是寻常的问安话语,无非是家乡的琐事、家人的近况,奚昀快速浏览着,在第三张纸上,他看到了真正的内容。
厚垚陂开工,塘平府招揽长工,洵阳村的小伙子听村里的教书先生兼县丞说这是奚昀联合工部求来的抗洪涝水利建设,个个摩拳擦掌,争着抢着要去报名参与修筑。
正值壮年的奚家弟兄就带着村里的汉子们去报名,塘平府上报征用两百名民夫,工钱也开的高,每日一钱。
众人在心里算算,这可不得了,这每日一钱工钱,一个月下来便是三两银子,几乎和镇上有文化的账房先生一个月的收入相当。如此丰厚的报酬,让大家顿时干劲十足,仿佛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曙光。
结果后来塘平府拨过来督工的官吏,整天想着由头削减人力,每次以各种借口解雇二十几个民夫,只给他们干了几天的工钱,然后再招募一批新的壮丁。这些新壮丁往往先被试用一天,却得不到分文工钱,随后便被找借口赶走。
不想被赶走的人就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