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传统文化中,“福将”这个词是颇为频繁地出现在历史的典籍中的。

    《东轩笔录》中就提到:“古人有言,知将不如福将。”

    《三国演义》中,对夏侯惇被描述为“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

    《说岳全传》第三十回,“大哥常说他大难不死,是员福将,故此每每叫他充头阵。”

    在官场对“福将”说法,可不仅仅指他运气好。

    这是指一个人具备两个特点,遭遇险境总能逢凶化吉,仕途顺利未遭挫折。

    这两点可以把他理解为此人运气爆棚,可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这个人还具备另一个能力。

    那就是具备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能够在各种棘手的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

    在“福将”身上,运气和能力缺一不可。

    试问哪个领导会不希望手底下这样的“福将”越多越好。

    可常常这样的“福将”是可遇而不可求。

    项成儒是对李仕山从政以后的履历是有过详细了解的。

    李仕山还真的如洪华所说,符合上面两个条件。

    他的能力有目共睹。

    不管是在黄岚的表现,还是来省委这几天展现出的工作能力,都属于上乘。

    他的运气那更不用说。

    让他去做个调研,就能挖出方朝宗这条大鱼。

    这也让自己找到了打开汉南局面的契机。

    也正因为挖出方朝宗,让上面对自己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如果李仕山没有挖出方朝宗,自己还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多少代价,才能换来如今汉南的局面。

    再看看今天。

    处理“公务接待”这件事自己才刚刚开始。

    可以说还是在铺垫阶段。

    李仕山立马就送上了两份完整的“政策”初稿。

    这就好比一场战争,己方还在处于酝酿造势阶段,突然有人就送上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况且这份作战计划还相当的不错。

    你说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在项成儒看来,这两份“初稿”只要再稍加完善一下,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