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成儒看完了学生宿舍后,又去了学院的餐厅。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饭点,餐厅里全是正在就餐的学生。

    项成儒走到打饭的柜台前,看到柜台里面摆放着菜品至少二十几种,很是满意。

    他对着旁边的人说道:“以前领导人就说过,在苦不能苦孩子,在穷不能穷教育。这一点上,欧陆学院就做得不错。”

    李仕山看着琳琅满目的菜色心里很是明白,平日里肯定连这个一半都达不到。

    看看餐厅里吃饭的那些学生,一个个吃得是狼吞虎咽,双眼放光。

    他也挺佩服陆延庆的细心,连餐厅的伙食问题都想到了。

    只见项成儒看了一圈后,对着身后的秘书长说道:“秘书长,这也到饭点了,我们就尝一尝陆董事长学校的伙食如何。”

    “这~”刘应超迟疑了一下。

    他扭头看向身后的开发区委书记欧进新和主任向思怀。

    这两人的脸上的神色就很不好看了。

    在来之前,他们就主动邀请过,项书记就没有正面回答。

    现在说要在这里用餐,表达的意思已经足够明显了。

    项成儒见刘应超没有吭声,颇有意味地说道:“秘书长,这是看不上陆董事长学校的饭菜。”

    刘应超惊得一个激灵,连忙说道:“怎么会呢,我是触景生情。”

    说完这句,他也就思索了数秒,就解释起来。

    “我这时想到自己上大学那会儿,正是国家困难的时期,就是窝窝头都不够吃,一到晚上就饿得厉害,只能灌凉水充饥。”

    李仕山听得真相对刘应超竖起大拇指,这反应速度绝对够快,不愧是秘书长。

    刘应超说的应该是七十年代初的时候。

    那个年代正是大漂亮对我国进行经济制裁,造成我国严重的物资短缺和经济困难。

    李仕山也经常听父亲提起过,小时候家里粮食不够吃,就连红薯都要精打细算。

    奶奶只能天天熬红薯叶加上少许的红薯。

    说有一次父亲放学,刚走到家附近,就看到奶奶又在熬红薯叶,直接就蹲在原地嗷嗷大哭。

    直到现在,父亲都不吃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