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说,十五写,一个时辰后,竟然记录了十几张纸。
裴煜看过里面的内容,让他在上面签字画押,就让人离开了。
然后,就让十五带着神风卫,将吏部的所有官员,提溜到了府中。
一个时辰后,又抓来了工部的官员。
接着,是礼部,工部,最后是刑部。
战王府彻夜灯火通明,各部官员进进出出。
只不过,进来的多,出去的少。
裴煜很兴奋,心里还是很感谢裴元瑾的。
正因为裴元瑾此举,让他省了很多的力气。
现在他只要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各部官员就会揭发其他官员的罪行。
因为吏部的人被带来后,知道了是裴元瑾揭发的他们。
从而立功减罪,得到了裴煜的原谅。
一个个有样学样,已经把之前不成文的规矩,抛在了脑后。
都想着,你不仁,我也不义!
不攀咬别人的规矩,已经被破,变成了死道友不死贫道!
所以,最后演变成,还没等裴煜抓人。
就有官员主动来王府坦白认罪,并且检举他人。
大家都是一个想法,反正逃不过。
与其被人检举,还不如主动自首,再加上戴罪立功,检举他人。
说不定功过相抵,落得个平安无事。
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被作为检举的内容。
诸如某官员在街上,拿了商贩一个梨,没有给钱。
某官员的轿子,在街上横冲直撞,不顾百姓安危。
等等等等
裴煜捡重大的,按律处理了。
该收监的收监,该罢官的罢官。
那些鸡毛蒜皮的,也是警告了一番。
这样一来,差不多将整个朝堂肃清了一遍。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京城的风貌,肉眼可见的变了。
百官在处理公务的时候,尽职尽责。
出门的时候,都是夹着尾巴的。
唯恐被人揭发检举,告到裴煜面前。
最高兴的,莫过于景元帝。
裴煜上任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