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是一个关键考验,回答好了可能赢得老爷子青睐,答不好就会坐实沈国坤的"骗子"指控。
"金爷爷,中医讲求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能否让我为您把个脉?"王洋轻声说道。
书房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老爷子,等待他的决定。
最终,老爷子缓缓伸出右手:"好,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王洋三指轻搭在老爷子腕间,凝神静气。
片刻后,他又请老爷子伸出舌头看了看舌苔,最后问了几个关于饮食二便的问题。
"脉象滑数,舌苔黄腻,加上您说的口苦尿黄症状,确实是典型的湿热证。"王洋说道,"湿热之邪下沉,阻滞下肢经络,气血不通,故双腿无力,西医检查看到的神经传导异常是结果,而非原因。"
郑教授冷笑一声:"荒谬!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湿热导致神经病变?"
"很简单。"王洋直视郑教授,"金爷爷服用的甲钴胺是营养神经的药物,按理说应该有一定效果,但实际症状却不断加重,为什么?因为药不对证,湿热不除,经络不通,单靠营养神经治标不治本。"
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王洋说中了他一直的困惑。郑教授开的药确实没什么效果。
郑教授脸色微变,但很快反击:"中医这种模糊理论,怎么解释肌电图的客观数据?"
"数据不会说谎,但解读可能有误。"王洋不慌不忙,"金爷爷,您服用甲钴胺后,是不是夜间失眠加重,甚至出现心悸?"
老爷子这次真的震惊了:"你怎么知道?"
"因为甲钴胺虽然是营养药,但性质偏热,会加重体内湿热。"王洋解释道,"这就好比火上浇油。"
郑教授额头渗出细汗:"这这是个别患者的药物反应,不能说明什么。"
"那请郑教授解释,为何同样的神经退化病例,有的患者对甲钴胺反应良好,有的却症状加重?"王洋反问。
"个体差异而已!"郑教授依然嘴硬。
"在中医看来,这就是证型不同。"王洋转向老爷子,"金爷爷,如果您允许,我可以开一个清热利湿、疏通经络的方子,三天内,您会感觉双腿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