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钱,人家给送货上门。
桂兰嫂子又回忆开了,感叹啊:“真的不敢想,我结婚那会也就是十几年前吧。徐十八穷的你压根想象不到,一张桌子表面都是乌黑的,四个板凳有三个是三条腿的。暖壶是没有暖壶胆的,两条喜被薄的很,睡觉都得贴一块,一直穷了十几年,直到遇到了夏莲。”
“不遇到我也会富裕起来,时代变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迟早会来的。”
健壮的典岩来回搬东西,装了满满的两马车,卡车好几辆呢,就是要用马车,要就是这个传统的味道。
典岩提议:“姐,我结婚的时候要李大牛来给我搬东西,不然我就亏大了。”
“那必须的,你结婚去哪里呢,想回中原老家吗,还是在这里。”
“我成分不好,他们老欺负我,我看李大牛那个房子就挺好,到时候给我也建一栋。”
桂兰嫂子说:“大丫嫁人,老宅就成二丫的了,前年刚翻建的,你们住老宅得了,反正城里也有房子,没必要再浪费钱重新建。”
典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只好说:“到时候我听二丫的,二丫说啥就是啥。”
两个个小时后,一行人来到铁锅炖吃饭,一边吃一边核对,九成九的东西都买齐了。
“想起来了,还差一个红盖头,还找四个大钱缀着四角。”桂兰嫂子发现了遗忘的东西。
“好好,咱们再去买。”
又回到大供销社买了个红布盖头,至于大钱这里还没有卖的,一般农村大集老妈妈那才有卖的,再或者从村里找几个也行,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必须要有。
还需要一只公鸡、一只母鸡,这也不用买家里有。
母鸡、公鸡讲究也颇多,必须是新鸡,没有参加过类似事情的才行。
回到李家屯,两辆马车径直到了老宅,典岩很纳闷,问:“不是要送去新家吗?”
“家具、彩电送去新家,这些买的都是大丫的陪嫁,要结婚那天从老宅这里拉到新家,礼节不能错了。”
大丫出嫁的路线也早已经规划好了,从村西南角的老宅,拉到村子东边的新宅院,也就是一里地。
大丫还是比较传统的人,喜欢马,要求新郎骑着马过来